香港自詡大都會,但提到處理垃圾就令人汗顏。多年前社會在討論擴建堆填區時,垃圾車滴出垃圾汁的衞生和氣味問題居然成為城中熱話,試問香港堂堂一個富裕、先進、形象整潔的國際化城巿,簡單如垃圾車也管不妥,可見廢物政策是如何落後。
  垃圾車漏出垃圾汁固然是硬件的不濟,但歸根究柢為何垃圾會水淋淋呢?我想這些垃圾汁主要應是來自廚餘或飲料。這並不怎麼稀奇,因為香港已沒有豬場用廚餘餿水餵豬,廚餘這可重用資源變成垃圾,只可送往堆填區。可是堆填區收留這些廚餘,便加快縮短其使用壽命,那麼堆填區爆滿後怎辦?其實政府早已籌備興建「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即是新型焚化爐,垃圾燒到化灰,又可轉廢為能,一舉兩得。但如果送到焚化爐的垃圾是水淋淋的,如何燒?那就要用多點能源,那麼轉廢為能就大打折扣,所以又要把不好燒的廚餘分開,另外興建廚餘廠回收再造。

處理垃圾就是如此錯綜複雜,不同的廢物物料在不同的處理環節和設施,會產生不同問題和考慮:廚餘產生垃圾汁,臭味擾民,招引蟲鼠,堆填產生有毒易燃的沼氣,焚化又花能源;塑膠質料不易摺疊,變相使垃圾體積變大,加重運輸、儲存成本,而且物料易燃,有火警風險,可是另一方面可助焚化時釋出熱能供發電或供熱,但要處理空氣污染物、二噁英等排放問題,在堆填區內亦長年難以分解。所以以廚餘為例,要處理得宜就難免要分類,而要從大雜燴的垃圾中再分類是不切實際。

早期政府的垃圾策略是中央末端處理,把所有收集的垃圾燒光或埋掉,不參與也不介入本地回收和循環再造。社會各界便以為香港有個垃圾黑洞,可無限量吸納香港的垃圾。減廢回收被視作潮流或道德宣示,做固然贊成,不做也死不去,結果是本地兩家再造紙廠相繼倒閉,使本地紙張再造鏈斷絕,當時曾一度有廢紙圍城的恐慌。

隨民間團體的教育推廣和推動,政府引進三色回收桶,冀望增加回收率,很不幸由於執法不嚴,市民回收意識薄弱或欠公德,使遍布全港的回收桶慘變垃圾桶,大量有用回收物被污染慘變廢物,即使是乾淨的回收物亦被送往堆填區,浪費了有心市民的心機,更對政府推動回收信心盡失。回顧三色桶世代,本地回收再造業未見明顯起色,反而當近年內地拒絕入口回收物料時,本港疲弱的回收業和僅餘的回收鏈也岌岌可危。

綜觀香港的回收再造業,市民和工商界欠缺誘因去分類廢物,做是社會責任,不做責任便落到政府或民間團體頭上。即使有心做,但可回收物料經常摻雜其他廢物或被污染,加重分類成本之餘又使物料供應不足,這些都是本地回收再造業面對的基本困難。

若回收再造是經濟活動,就不能單靠市民的環保意識、公德心和熱心,政府有需要主動介入為本地可持續的回收再造業打好基礎和提供基建。首先要設法從千家萬戶的垃圾中分離出可回收物料,這樣才有足夠持續的供應數量,減少收集、運輸、儲存和設施營運成本,而政府徵收垃圾費就能刺激市民和商戶把可回收物料從他們產生的垃圾中抽出來,以減少垃圾量和付費。

政府所收的垃圾費亦應投放去強化、重整和扶助本地回收鏈各層級,以及尋找和開拓技術和市場,消化這些回收物料。

而最終大家期望看見的,是市民大眾積極改變消費習慣,避免把垃圾帶回家,因而觸動產品生產商和服務供應商減少產品和服務在消費後產生的垃圾,減省不必要材料和確保物料可被回收,因而順理成章再以其他措施如生產者責任制配合,使社會整體減廢,又提升改進本地回收循環再造業。一切可由垃圾費啟動。


  鄭睦奇
  綠色力量總監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資訊
有廣告合作的想法與需求, 歡迎與我們聯繫!

我們的 email 是
support@ainfomedia.com




作者: Reporter Hongkong